科技人才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 > 科技人才 > 文章正文
第三届“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获得者吕菲
【发布时间】 2019-11-05        【来源】        【作者】

吕菲,男,1981年生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质路基勘察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工作以来,参与各类野外项目17项;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特等奖2项、二等奖2天津市2011年度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1发表11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5篇;EI收录4篇,核心收录5篇)。编写企业标准1部(合作)。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合作)。

参加工作以来,吕菲参与并主持完成多条高铁与铁路干线的地质勘察工作,承担完成多个课题研究工作。

作为地质专业技术负责人之一主持了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的山陕矿区地质勘察工作。该工程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大项目,矿区采空是控制线路方案可行性的关键难题。在勘察工作中,对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及采空区的规模、形态、分布进行调查,分析构造成矿形迹,利用遥感、物探及变形观测等综合勘察技术进行验证。合理确定采空范围、深度,科学计算塌陷移动角,准确计算采空影响范围,编写了《山陕矿区加深地质工作工程地质报告》与《桑树坪、后洞沟通道专题地质报告》,综合经济、技术、安全、发展规划等各项因素,科学合理的选择线路通道,为方案稳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冻胀监测工作,参与并完成沈丹、盘营、京沈、牡绥等多条高寒地区高铁路基冻胀监测及科研工作。哈齐高铁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冻深最大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由于高铁路基变形要求严格,因此季冻区无砟轨道高铁的路基冻胀控制属世界性难题,为了攻克这一关键技术,先后参与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科研开发重大课题《高速铁路不同等级不同环境条件下路基结构设计优化研究》(2014G003-A)、《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综合防治技术试验》(Z2013-038),并分别组织完成其子课题《严寒地区路基结构深化研究》及《防冻胀结构渗流分析研究》(Z2013-038-1),组织完成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重点课题《严寒地区客运专线低矮路基结构形式研究》(720912),陆续完成路基保温防冻胀措施、路基表面封堵措施及不同级配的粗粒土填料防冻胀特性,低矮路基疏排下渗结构及防排疏渗防冻胀结构渗流分析工作,采用高精度精密测量与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构建了路基体的三维冻胀监测系统,动态、实时的显示当前路基冻胀状态,解决了低温环境下高铁路基微小变形监测的难题,参与编制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高速铁路季节冻土地区路基冻胀监测检测技术条件》(Q/CR 629-2018)。

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组织完成了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重大课题《大西客专与山西中南部通道黄土特性及工程对策研究》的研究工作。该工程为国家十二五重大项目,沿线分布大量自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通过对大量滑坡、陷穴、湿陷、潜蚀等黄土病害的野外勘察,创新开展了现场大型黄土湿陷坑试验、改良黄土填料振陷研究与边坡人工降雨试验,对黄土沉陷变形及边坡失稳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类与研究,总结了黄土区铁路工程相关工程措施、系统设计及风险设计内容,课题成果有效指导了大西客专、山西中南部铁路等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铁路勘察设计与施工。

作为技术组长先后组织完成了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郑州至洛阳城际铁路、巴西TAV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地勘工作。灵活运用遥感、物探、勘探、仿真模拟等综合勘察技术解决隧道涌水分布预测、软土地基勘察与处理、采空区分布等重大不良地质问题,为线位选择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勘察资料。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地质学会    技术支持:天津市地勘院天地数字地理信息开发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20号    电话:(022)23678395    邮箱:tjsdzxh2017@126.com
津ICP备19011918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