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天津市地质学会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结合三星口矿区多金属矿勘查实际进展,针对找矿实践与理论中的问题,组织召开学术会议。天津市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昌发带队,特邀资深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原主任金若时、原副主任朱群出席了会议,会员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处、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华北地质勘查局第四地质大队等会员单位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会议。
聚焦问题,深入实地调查与分析。专家团队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了野外实地踏勘,实地“问诊”摸清矿区基本地质情况,听取项目负责人关于矿区地质构造、岩性组合、蚀变矿化特征的详细讲解,俯身观察岩石露头、矿化痕迹,逐一核实关键地质点位。专家们在岩心库对已施工钻孔的岩心进行逐段细致查看,对矿区勘查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
抓住关键,集中研讨与深化。资深专家与专业骨干在室内开展专题研讨,为项目理清勘查思路、明确突破方向,推动矿区找矿工作实现从“繁星满天”到“皓月当空”的突破思路。为破解青龙县三星口多金属矿“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找矿困境提出勘查建议与找矿方向,精准筛查成矿标志,初步厘清矿化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蚀变分带特征,以及矿化与构造的关联性。
认真总结,打开找矿思路与勘查布局。9月16日,专题研讨会在华北地质勘查局第四地质大队正式召开,技术人员全面汇报工作进展,重点梳理了当前在成矿系统解析、勘探方向定位、主攻矿种选择、深部找矿潜力评估、综合找矿模型构建、勘查技术优化及工程部署策略等方面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各位专家结合野外踏勘成果与自身丰富经验,提出既要进一步细化成矿规律研究,建立更精准的找矿模型,也要优化钻探工程布局,聚焦深部构造破碎带等重点区域,同时整合物探、化探技术手段,提升找矿精准度。
会议结束前,赵昌发代表天津市地质学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专委会主动服务会员单位,充分发挥业内资深专家在方向上把舵、思路上把脉、技术上支招的模式做法,把学术交流与解决重大项目技术难题相结合,更加突出实效性;鼓励大家及时抓住国家找矿战略的机遇,突出重点、保持定力,在多金属找矿上下功夫,集中专业优势力量尽快实现突破;最后强调学会工作就是服务会员求实效,促进会员单位打造学术品牌,塑造专业优势,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不断增强找大矿找好矿的信心与决心。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20号 电话:(022)23678395 邮箱:tjsdzxh2017@126.com
津ICP备19011918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