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 > 科技人才 > 文章正文
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慧勇
【发布时间】 2020-12-16        【来源】        【作者】

         中国地质学会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地质科技研究者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教师奖。2020年评选第十届黄汲清奖共有15位青年荣获此殊荣,我会推荐的李慧勇被授予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李慧勇,现任中海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工作13年来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在复杂陆相断陷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理论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推动了一系列重要勘探突破和重大油气发现,为渤海油气勘探做出突出贡献。

1、创新提出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深化湖盆成气机理,精细深层变质岩潜山成储机制,打破渤海湾油型盆地难以形成大气田的传统认识,直接指导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渤中19-6气田的发现。

渤海湾盆地是中国原油产量最大的盆地,在老油区原油产量整体下降的背景下,能否找到5亿吨以上大型整装油气田是国家、业界和学术界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烃源岩大规模生油之后还能否大规模生气、深层变质岩潜山能否形成优质储层、构造活动区能否形成规模性天然气富集成藏等制约渤海湾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难点。李慧勇立足渤中凹陷深层,创新提出湖盆成气理论,指出油型盆地在某些构造与沉积特殊的凹陷具有形成大型天然气田的地质条件,该理论直接指导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渤中19-6气田的发现,该凝析气田三级石油地质储量达8亿方油当量,已上交国家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方,凝析油储量超亿吨。渤中19-6大型整装凝析气田的发现是我国天然气成藏理论的新发展,该气田今年已经投产,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雄安新区绿色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该理论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

2、明晰渤海西部郯庐-张蓬两条大走滑断裂共轭性、叠合性及其控藏作用,创新提出中浅层--三元控藏新认识,成功在外国公司多年勘探无果的勘探禁区发现多个大中型中轻质油田。

渤海西部海域受走滑作用与拉张作用叠加所形成的共轭断裂构造体系控制,构造样式复杂、古近系储层预测难、成藏机理特别,多家大型国外石油公司在此勘探十余年颗粒无收,一度成为渤海油田油气勘探的禁区2014年以来,李慧勇带领团队针对上述难题,重点攻关断陷盆地走滑-伸展断裂控藏理论技术,创新提出基底共轭格局约束下的郯庐-张蓬两条大走滑断裂成因机制及其演化规律;首次提出--三元耦合控藏新认识,明确油气差异富集规律。在此创新认识与技术指导下,在渤中凹陷西部先后发现了曹妃甸6-4、曹妃甸12-6两个亿吨级油田群,新增三级石油当量24460.99万方,其中探明地质储量15511.09万方。勘探成果获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3、创新建立渤海西部地区复杂断裂带极富砂型馆陶组保存机理,拓展了渤海复杂断块内馆陶组的勘探潜力,指导发现了多个馆陶组高丰度油藏。

渤海西部海域馆陶组地层含砂率极高,达60%以上,保存条件要求苛刻,长期以来馆陶组发现以凸起之上背斜型圈闭为主,而凹陷区复杂断块型圈闭未有成功案例。李慧勇带领团队重点攻关复杂断裂带极富砂型馆陶组保存机理,提出了陆相盆地薄层泥岩盖层封盖机制和馆陶组硅酸盐型断层岩封堵机制等方面创新地质认识。建立了极富砂层系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指导了渤海西部海域馆陶组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依托创新地质认识和配套技术,先后发现渤中13-1南、秦皇岛31-4、曹妃甸21-3等多个馆陶组高丰度油藏,三级石油地质储量11637.13万吨,其中探明储量8164.46万吨。勘探成果获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奖3项和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4、创新提出渤海局部物源区--耦合控砂机理,通过建立半定量砂体分布预测流程,指导发现了多个古近系大中型油藏。

渤海油田存在多个面积较小的凸起,传统观点认为物源区面积较小,难以找到规模型优质沉积体,而围绕小凸起围区多年勘探未获得突破。李慧勇带领团队对物源区进行了精细的古地貌刻画,创新提出隐性物源及--耦合控砂、超压控储的新模式,找到了砂岩储层的发育区,并建立了半定量砂体分布预测流程,古近系储层预测成功率提高至80%以上,指导发现锦州20-2北、锦州20-5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该方法及技术体系对陆相断陷盆地局部物源体系寻找优质储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勘探成果获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慧勇带领他的团队发现了18个油田和潜在商业性含油气构造,累计三级地质储量超9亿方油当量,其中向国家申报探明地质储量5.6亿方油当量,预计销售收入超2934亿元人民币,创造利润总额达1236亿元,为中国海上大庆的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他带领的团队连续5年获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重大油气勘探发现奖6次。

李慧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52篇。个人获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建设海上大庆油田立功个人三等功等荣誉称号。他先后培养出2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青年科技英才、1名央企青年岗位能手、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地质学会    技术支持:天津市地勘院天地数字地理信息开发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20号    电话:(022)23678395    邮箱:tjsdzxh2017@126.com
津ICP备19011918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9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