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工作动态 > 文章正文
天津市地质学会2015内蒙古地学夏令营圆满闭营
【发布时间】 2015-08-10        【来源】        【作者】

 

天津市地质学会2015内蒙古地学夏令营圆满闭营
7月25至30日,天津市地质学会2015年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在内蒙古举行来自学会各理事单位的夏令营营员、带队老师共20人参加了活动。
出行前,学会认真组织筹备,制定相关纪律和注意事项,配备日常药品、急救用品等,普及行程中相关地学知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经过几天紧张辛苦的行程,夏令营顺利完成预定任务。
夏令营中,营员和老师、专家一起走进大自然,认真观察野外地学现象、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资源,通过阅读有关资料、野外实地参观、相互交流,营员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了丰富的地学知识。
阿尔山至额尔古纳地质内容丰富,地质景观多样。活动中,花岗岩石林、火山地貌、草原、森林、湖泊、湿地,这些神奇的自然造物给渴求知识、执着探索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埋下了对地学热爱的种子。
以往所见石林多是由岩溶地层形成,而在阿尔山花岗岩石林玫瑰峰,营员们领略了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此处石林由10余座花岗石峰组成,是岩浆运动在地表下形成岩体经抬升露出地表形成。
在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营员们见到了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遗址——石塘林熔岩台地,黑、褐色的玄武岩裸露地表,形成了翻花石及石海,喷气锥、喷气碟和熔岩洞,熔岩丘,龟背状熔岩流构造等各种火山熔岩形态及熔岩流动构造。穿越了亚洲最大的火山峡谷——一个火山熔岩断裂带,经千百年水流侵蚀形成峡谷。见到了火山口湖——驼峰岭天池、火山堰塞湖——杜鹃湖。他们初步了解了火山地貌的概念、成因、发展过程与特征,“喷气碟”、“ 翻花石”、“ 熔岩丘”等这些生僻的词汇在他们的大脑中萦绕。
在呼伦湖边,营员们体味到呼伦湖的辽阔与壮美,她恬静、温馨、优雅,有海一般的广阔和深邃,却没有海的汹涌霸道,有河流一样的悠远宁静,却又不像河流那样细致。
营员们对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呼伦贝尔草原美景所折服。同时也看到,如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已不多见,尤其干旱年份更甚,有的地方已现沙化趋势。营员们也因此初步了解了沙漠的形成过程,草原、沙漠与水的关系,沙漠治理措施
还有白桦林带,是大兴安岭林区向草原的过渡地带,7万公顷土地上生长着清一色的白桦,中无任何杂树。挺立高耸的树干,光润白净的树皮,如同婀娜多姿的少女一样美丽。
营员们在饱览祖国壮丽山河的景色中,在探索地球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夏令营活动使营员们结识新朋友,学会适应集体生活,提高了组织纪律性,学会以宽容、分享、互助的态度与人相处,提高了交流沟通能力;磨练了意志,锻炼提高了自理能力;培养了营员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好学精神。
通过参加地学夏令营活动,营员们对地球有了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体会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真谛,增强了关注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增长了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激发起营员学科学的热情。
夏令营让暑假变得充实、精彩,这次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经历与回忆。
在此,对支持学会工作的理事单位表示忠心感谢,对传授营员地学知识,开启营员地学兴趣的专家老师表达深深敬意。
 
天津市地质学会秘书处

一五年八月六日









版权所有 © 天津市地质学会    技术支持:天津市地勘院天地数字地理信息开发中心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20号    电话:(022)23678395    邮箱:tjsdzxh2017@126.com
津ICP备19011918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922号